所有
首页 >> 沂蒙生活 >> 沂蒙文学 >> 浏览文章

岁月里的优雅

2022-11-20 中国沂蒙网 阅读



  在我上班的路边,不同的季节开着许多不同的花儿。娇黄的迎春花、蓝紫的鸢尾花、深红的月季花……它们色彩鲜艳,花瓣灿烂。无论是阳光还是风雨,它们都站立在路边,像含笑的使者,随季节自由地盛开,随意地生长。我时常想,花儿们绰约的风姿,是季节里的优雅吧?

  我在一个养护院的超市上班,每日点货、入库、理货、收银。我喜欢带着烟火气息的青菜,一天的工作就从打理青菜开始。把昨天剩余的青菜除枯去黄,把新购的青菜码齐捆把。之后青菜们像赴一场盛大的舞会,在菜架上闪亮登场。翠绿的芹菜、鲜嫩的豆角、长长的丝瓜一溜排开,满身刺儿带着小黄花的嫩黄瓜顶着肥嘟嘟的白蘑菇,红彤彤的西红柿静卧在圆滚滚的土豆旁,绿油油的上海青与青椒并排……它们不动声色,却尽显自己的生命本色。这些青菜,是烟火里的优雅吧?

  超市迎来的顾客大多是老人,有弓腰的,有拄着手杖的,也有步履蹒跚的,大多白发苍苍但身体依然硬朗。超市对他们而言,不仅是购物的地方,也是偶遇的场所。经常见面的点头互打招呼,互握双手,表达着不期而遇的欣喜,表达着彼此的挂念。

  在这个养护院,八九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。曾听到两位老人的对话:“我属猪的,今年八十七岁了。”“哎呀!你比我年轻啊!我九十了。”也见过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指着她将近八旬的女儿问:“妮子,你的头发怎么全白了?”看来这人世间,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健康长寿。

  我时常观察这些老人。

  八十六岁的荣奶奶说话声音特别大。刚开始接触她,感觉她特别怪。与她说话时她总是答非所问,付钱时她总给一大把。直到有一次她哈哈大笑着说自己耳聋,多少钱让我自己取时,我才明了她的怪。后来,她和我用笔交流,我冲她竖个大拇指,她开心得像个孩子。

  喜欢慢走的梅爷爷突然脑溢血,在医院里住了好长时间,出院后落下抖腿的后遗症,不小心摔断了三根肋骨,又住院了好长时间。他拄着拐棍来超市时,见人就打招呼,说自己“出宫”了。有人开玩笑说:“梅爷爷您走路可要小心了,千万别又摔着了。”梅爷爷笑呵呵地说:“没事啊,大不了再‘进宫’。”原来,他把住院当成“进宫”。

  瘦小顶着一头白发的宋佃枫老人喜欢笑。她一笑,纵横的皱纹在脸上舒展开来,像极了一朵盛放的菊花。谁能想到当年务农的她,为了给三个孩子挣学费,去附近的砖厂摞砖坯,一小时能摞一万多块,硬是把三个孩子供养成材。她老了,孩子们都想接她去享福,但她拒绝了。为了让孩子放心,才来养护院。她时常说,只要还能动,就不给儿女添乱,一个人更要好好活。她每次来超市买的并不多,一点青菜、豆腐,两元钱的馒头,偶尔割点肉算是开荤。我调侃她说,儿女都出息了,没必要这么节省。她笑着说:“闺女,现在的日子多好过啊!我已是有福了。”

  公丕才老人是参加过抗美援越的退役军人。说起那次抗美援越的经历,他两眼放光。1960年入伍的他,是济南军区某部工兵八团二营五连的班长。1964年,作为工程兵,他们在美军敌机的轰炸下,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,修建当时命名的19号公路。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,他们在越南荒芜人烟的原始森林里,遭遇狼、豹子、蛇等动物是常事,站岗守护物资时,必须背靠大树,以防动物从背后攻击。有时连绵大雨,军需物资无法及时运到,七八天吃不到盐是常事。时隔多年,回忆起这段过往,老人依然精神抖擞。本是十分艰辛的事,在他的记忆里却是鲜活荣耀。当得知他的退休金才三千多点时,我感觉与他的付出相比,实在太少了。他却说:“真的不少,我已经很满足了。”

  我越来越喜欢这些老人。大浪淘沙,他们就是岁月淘沙后的宠儿。我时常看他们慢慢地聊天,慢慢地购物,感受他们身上流露出的豁达、开朗、从容、淡定。这些是他们藏在生活里的爱,时时浸润丰盈着他们的心,使他们去繁就简,生活变得随意而简单,像路边的花儿又像菜案上的青菜,活成岁月的宠儿。

  在朋友圈、抖音上,我常常看到有人香衣弄花,有人品茗咏诗,这些的确优雅时尚,但从这些老人们身上,我分明看到另一种优雅——乐观、开朗、从容、淡定。即使在老去的路上有许多的艰辛与苦涩,也依然从容笑对。

  □张仪

版权声明: 除原创外,本站其余内容源自互联网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/违法/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lyrexian@126.com进行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