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沂蒙生活网!

今天是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

多彩生活有你将更加精彩

投稿:sdymweb@126.com

亲情
亲情

走近百年图书馆里的古籍守护者

晨光透过枫杨树叶,洒落在有着百年历史的安徽省图书馆,在这里,臧春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他眉头微蹙,眼睛紧盯泛黄书叶,拿起润湿的毛笔将褶皱的破碎纸片展平,再用毛笔和镊子拼接到一起。这是古籍修复的关键环节,臧春华不敢怠慢。

1913年建馆的安徽省图书馆古籍资源丰富,作为中国建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,这里藏有古籍35万余册。2025年1月,安徽省图书馆入选“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”。

作为安徽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的古籍修复师,今年39岁的臧春华和另外5位同事长年累月地重复着配纸、补破、装订等工序。“修复一册古籍短则几天,长则数月,甚至更久。”臧春华说,从事古籍修复工作,耐心、细心、责任心缺一不可。

看似重复单调的修复时光里,古籍修复师们也能寻找自己的乐趣。“有的古籍内容很有意思,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。每本书的装帧、破损情况不同,看似重复的工作实则有各种变化,所以对每本书都会有期待。”,“85后”古籍修复师耿宁说。

2022年,周亚寒从阅览岗调到古籍修复岗,她对“修书”有着特别的体悟。“我以前在阅览岗,不时需要向读者解释其想看的书暂时调阅不了,因为书籍破损无法翻动,需要修复了才能看。来到修复岗之后,不经意间我就会修到那些书籍,很有成就感。”周亚寒笑着介绍。

古籍修复是技术活,更是磨炼心性的过程。入职头几年还坐不住的金鑫,现在心能定下来,修复技艺也渐渐熟练。谈及未来的小目标,他的回答很简单:“争取修好每一本书。”

在安徽省图书馆僻静的古籍修复室里,6个“修书匠”用巧手、匠心与坚持,让古老的文字、绵延的文明展现在世人面前。“呵护好这些古籍,让它们从过去走向未来,这是古籍修复工作的意义所在,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到我们这项事业中来。”臧春华说。

记者:张端

本文大多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,请联系进行删除。sdymweb@126.com
阿里云服务器
转发到:
推荐阅读
  • 温州开大师生参观展览。学校供图温州网讯近日,“清墨流芳·青春廉志”温州开放大学开放学院书法学专业师生书画作品展举行。本次展览由温州开放大学、温州市书协共同举办,共展出师生作品120余件,涵盖书法、绘画、篆刻、硬笔书法等多种形式,助推“青莲润心”校园文化建设。[全文]
    2025-08-10 17:18
  • 探求艺品之“雅”,坚守人格之“正”根植生活、表现时代,以艺品展现人格,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家展现精神品格的重要标准、面对时代风尚的最好回应。这个暑假,走进港城,赴一场中国画与时代的深度对话!秦皇岛龙玺美术馆年度展览“雅正气象(第四回):笔墨与时代——2025当代中国[全文]
    2025-08-10 17:16
  • “承古·图真——中国艺术研究院孟祥顺高研班师生作品展”于8月9日下午在山东画院美术馆盛大开幕,展览将持续至8月15日。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孟祥顺教授及其高研班师生的艺术探索成果,以“承古图真”为核心理念,通过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的交融,展现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。开幕[全文]
    2025-08-10 17:13
  •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监测:2025年上半年专业剧场、小剧场新空间等剧场类演出16.05万场,票房收入54.02亿元,观众人数2055.01万人次;位列票房收入前200名的剧场类演出IP(含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)场次、票房、观众人数较2024年均有显著提升。口碑效应成为剧场类演[全文]
    2025-08-10 16:59
亲情沂蒙
台儿庄

Copyright © 2025 沂蒙生活网 版权所有

投稿、联系:sdymweb@126.com